-
[诉讼指导]
刑事犯罪中对从犯的处罚是如何规定的
日期:2012/5/14 16:08:46 点击:761次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它包括两种情况: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相对于主犯的主要作用而言的,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行为人虽然直接实施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客观方面的行为,但是在共同犯罪中较主犯所起的作用小。 [详细]
-
[诉讼指导]
胁从犯的认定标准
日期:2012/5/14 16:07:09 点击:695次
胁从犯的本质特征在于参加共同犯罪是违背其意志的,也就是说其本身没有犯罪的故意,其参加犯罪是在他人的精神强制比如威胁、揭发隐私等情形下不自愿的作出的。以下几种情景下不宜认定为胁从犯: [详细]
-
[诉讼指导]
共同犯罪中首犯和主犯的处罚
日期:2012/5/14 16:05:50 点击:1048次
《刑法》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该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主犯的刑事责任应当按照其所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 [详细]
-
[诉讼指导]
关于“被胁迫情节”的理解
日期:2012/5/14 16:04:02 点击:750次
对于被迫人来说,其被胁迫情节的认定至关重要。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被胁迫情节虽然对罪质的认定影响不大(因为共同犯罪中罪质的认定主要取决于行为人客观方面作用的大小,来区分主犯和从犯),但对量刑的影响非常巨大,这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 [详细]
-
[诉讼指导]
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日期:2012/5/14 16:01:59 点击:871次
根据刑法第28条的规定,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即在他人威胁下不完全自愿地参加共同犯罪,并在共同犯罪甲起较小作用的人,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小于从犯的作用)。 [详细]
-
[诉讼指导]
怎样认定帮助犯的共谋犯意
日期:2012/5/14 15:57:25 点击:533次
帮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相对于实行犯而言,指在他人产生犯罪决意之后,以心理支持、物质帮助等方式故意帮助他人实施犯罪,或为他人实施犯罪创造便利条件,而自己不直接实行犯罪。帮助犯应具有双重心理状态:其一,必须认识到实行犯所实行的是犯罪行为及这种犯罪行为将要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必须认识到以自己的帮助行为能为实行犯实施和完成犯罪创造便利.. [详细]
-
[诉讼指导]
胁从犯的构成要件
日期:2012/5/14 15:55:27 点击:563次
胁从犯:是中国刑法规定的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这是中国刑法的独创之一。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在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内同各种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就制定了“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刑事政策,对胁从分子,总是根据具体情节给予宽大处理,争取他们立功赎罪、改过自新。 [详细]
-
[诉讼指导]
拘役刑的具体适用
日期:2012/5/14 15:53:52 点击:633次
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它具有以下特征:1.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拘役的刑期最短不少于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所以,拘役是我国对罪犯予以关押、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三种自由刑中最轻的一种。 [详细]
-
[诉讼指导]
管制的执行有哪些规定
日期:2012/5/14 15:51:58 点击:563次
刑法第38条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可见,管制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执行管制,是指县(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以及相当于这一级的公安机关,依照人民法院的判决,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进行教育、监督、考察、评议和改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