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确立的一项涉及为制、贩毒品犯罪提供帮助,以便犯罪行为人逃避法律制裁的罪名。 详细>
-
[毒品犯罪]
毒品种类-安纳咖
日期:2012/5/7 10:47:09 点击:822次
安纳咖: 学名苯甲酸钠咖啡因,又称咖啡碱,咖啡因。内蒙、山西、陕西、河套一带俗称“料子”、“面面儿”。苯甲酸钠咖啡因是由苯甲酸钠和咖啡因以近似1:1的比例配制而成的,是一种兴奋性毒品。其中咖啡因起兴奋神经作用,苯甲酸钠起助溶作用以帮助人体吸收。鼻吸、注射。过量服用表现为烦躁不安、惊扰、耳鸣、眼花并出现盲点或闪烁光、肌肉震颤、心率加快.. [详细]
-
[毒品犯罪]
毒品种类-安眠酮
日期:2012/5/7 10:46:06 点击:779次
[英文名]Methaqualonum-[别名]甲苯喹唑酮、海米那、眠可欣、Hyminal.[分子式]C16H14ON2 [详细]
-
[毒品犯罪]
毒品种类-苯环已哌啶
日期:2012/5/7 10:44:41 点击:1517次
苯环已哌啶-PCP:名称:苯环已哌啶,又名普斯普剂。介绍:PCP是一种有麻醉作用的致幻类药物,通过影响人的大脑及中枢神经活动对人体产生多种作用。 [详细]
-
[毒品犯罪]
毒品种类-K粉
日期:2012/5/7 10:43:16 点击:1741次
K粉:即“氯胺酮”,静脉全麻药,有时也可用作兽用麻醉药。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易溶于水,通常在娱乐场所滥用。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强烈扭动,会导致神经中毒反应、精神分裂症状,出现幻听、幻觉、幻视等,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造成严重的损害。此外,易让人产生性冲动,所以又称为“迷见粉”或“强奸粉”。 [详细]
-
[毒品犯罪]
毒品种类-可待因
日期:2012/5/7 10:42:26 点击:1002次
可待因:可待因是从罂粟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天然阿片类生物碱,之后不久证明其具有镇痛作用。目前临床使用的可待因是由阿片提取或者由吗啡经甲基化制成,为白色细小结晶,可溶于沸水或乙醚,易溶于乙醇,0.5%的水溶液pH>9,需遮光、密闭保存。 [详细]
-
[毒品犯罪]
毒品种类-海洛因
日期:2012/5/7 10:41:29 点击:910次
海洛因(Herion):化学名称“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它是由吗啡和醋酸酐反应而制成的,镇痛作用是吗啡的4—8倍,医学上曾广泛用于麻醉镇痛,但成瘾快,极难戒断。长期使用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并导致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注射吸食还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历史上它曾被用做精神药品戒断吗啡,但由于其副作用过大,最终被定为毒品。海洛因被称为世界.. [详细]
-
[毒品犯罪]
走私制毒物品罪的犯罪构成
日期:2012/5/7 2:09:19 点击:740次
走私制毒物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其他经常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进出国(边)境,数量较大的行为。 [详细]
-
[毒品犯罪]
走私制毒物品罪的刑事责任
日期:2012/5/7 2:06:59 点击:727次
依照《刑法》350条规定,非法运输、携带制毒物品出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提供前款规定的物品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单位犯该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同一规定处罚,对单位判处罚金或予以罚款。 [详细]
-
[毒品犯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刑事责任
日期:2012/5/7 2:05:20 点击:735次
根据《刑法》第348条之规定,非法持有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50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详细]